《小ㄧ先修班,先修了孩子還是先修了父母》
畢業典禮那天,我們全家歡欣鼓舞的參與這個時刻,離開學校時,我拿到了一份宣傳單祝福我們畢業快樂。簡單的文宣,加上一包小餅乾,我心裡只想著,耶~我晚上宵夜有著落了!
晚上孩子都睡著後,我邊吃著小餅乾,順手翻了這張文宣,不看正音班三個字,我還以為是高三衝刺班的課表。
從早上九點開始,一堂課45分鐘休息15分鐘,接著上下一堂課。課程內容,注音、數學、英文、科學、筆順練習、智力測驗等,下午五點下課。
我看完這樣的課表有點感慨。這是小一先修的課程,提前將這群孩子當作小一的孩子,有固定課綱,一切照著作息走。但其實他們的身分也同時只是畢業的幼兒園生,那個在學校纏著老師不放,等著吃點心,期待著在溜滑梯遊戲場跑跑跳跳的孩子,一個暑假要他們突然換了靈魂似的朝9晚五,而這樣的朝9晚五要持續到小學、國中、高中,繼續往下。
我相信這是個常態。即將暑假,社團裡很多憂心的媽媽發文,兩個月要跟孩子朝夕相處,很害怕小孩無聊可以送去什麼安親班;孩子即將入學,該送入什麼先修班才不會開學跟不上進度;「害怕輸在起跑點」是父母的初衷,但我一直很想知道願意在起跑線上的是誰,是孩子還是憂心忡忡的家長,到底誰舉辦了這個比賽,是社會的眼光,還是對於孩子的期待。
放過孩子吧,抓住稍縱即逝的親子相處時光
我問大兒,要暑假了,要不要幫他安排什麼活動,會不會怕無聊。大兒說,我喜歡跟你和翔翔在一起,我不會無聊,我在家看書,玩水串珠,畫畫,下棋,我們再去中正紀念堂騎車餵魚,這樣就很好了。
對啊,這樣就很好了,我也喜歡這樣,跟你們在一起朝夕相處,有時候被你們惹到發瘋,真的很喜歡這樣❤️